从“一箱难求”,到“万箱都空”,海运市场风向大逆转

发布时间:2022-11-30 13:39:30 浏览次数:290
2021年,海运价格暴涨让世界各大航运公司赚翻,但如今,这样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到头了。世界杯、感恩节和圣诞季都陆续来临,全球海运市场却寒意阵阵,各大海运航线的运价出现大幅度下跌

国际航运数据机构德路里11月24日公布的世界集装箱综合指数显示,运价指数已连续39周下跌,最新一期跌幅为7%,至2404.46美元/40英尺集装箱,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74%,与2021年9月超过1万美元的峰值相比下跌77%。上海航运交易所11月25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563.46点,单周跌幅5.3%,延续了之前的下跌趋势。


整体需求疲软,运费不断下降


德路里数据显示,与上周相比,上海至鹿特丹的运费下降了18%,至2192美元/40英尺集装箱;上海至纽约的运费下降4%,至4846美元/40英尺集装箱;上海至洛杉矶的运费下降3%,至2069美元/40英尺集装箱。德路里预测,未来几周,运费还将继续呈下跌趋势


马士基被视为“全球贸易晴雨表”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日前该公司警告称,全球经济衰退迫在眉睫,而这将拖累海运的未来订单量。马士基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将下降2%-4%,低于此前预期,不仅如此,2023年集装箱需求也可能出现萎缩。



专家分析认为,航运旺季,运费却在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不少货主被去年的高运费刺激到了,纷纷提前好几个月装运了货物。
据信息显示,2021年,受供应链影响,全球各大港口堵塞,货物积压,集装箱船遭到哄抢,这一年海运航线的运费飙涨了大约10倍。
今年制造商们得到了去年的教训,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全球零售商巨头,都比往年更早装运货物。
与此同时,困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问题,使得消费者需求受到打击,购买欲望远不如去年强烈,市场需求也大不如预期。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整体需求疲软,加上地缘政治冲突,今年的海运运费总体呈走低趋势,预计明年将继续在低位运行。由于港口拥堵或临时关闭、劳动力短缺、船用燃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全球海运运力阶段性紧张,这会暂时推高运费,但并不代表着运费趋势性的回调。此外,近两年船舶公司又将释放新一批的船舶和集装箱进入市场,会加剧市场本就处于运力过剩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未来5年海运运费持续走低。

2023年还要跌

俄乌冲突、能源成本飙升、总体通胀,尤其是消费者支出的变化是消费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出现同比下降。数据分析集团Descartes Datamyne发布的10月数据显示,与2022年9月相比,10月美国集装箱同比进口量下降13%。美国前十大港口中,纽约/新泽西、长滩和洛杉矶的港口经历较大跌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消费者纷纷通过购买游泳池、厨房设备或五金用品来充实居家生活。这波购物潮引发了进口亚洲商品热潮,促使航运公司将部分船队迁往太平洋线路。此举加剧了亚欧海运路线的运力瓶颈,随之而来的是亚欧海运价格大幅上涨。

在过去一段时间,海运价格上涨,来自亚洲的工业制品成本飙升,交货时间长且不确定。对集装箱货运的高需求使欧洲许多行业陷入瘫痪。但现在,人们更多的钱花在了旅行上,而不是消费品上。进口国仓库爆满的趋势愈发严重,对国际贸易链条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反映在海上集装箱交通上。

“一箱难求”,到“万箱都空”,反应的是全球航运目前的市场供求完全出现了反转。


目前国际航运市场的冷清是由多个因素作用产生的,而根本性原因是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疲弱。目前欧美都已陷入了几十年罕见的高通胀中,物价高涨,民众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不振;另外,错综复杂的原因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之下,全球的需求进一步萎缩。相应地,全球贸易规模也随之下滑。

对于国际航运的发展趋势,目前整个业界还看不到国际航运从低谷走出的契机,我们预计目前的低迷状态至少还会延续到明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是否会出现一些转机,我们还需要时间去慢慢观察。国际航运的未来表现将受制于多个复杂因素的决定,首先取决于外贸行业的复苏,而外贸行业的状况则由全球经济的表现来决定。


整个行业的再次复苏,最终依靠全球经济的恢复。这将考验企业战略定力和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来源:化纤头条,轻纺原料网、万商坯布网、等网络公开可参考渠道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