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2月,往往是忙碌的收尾期,不是忙着赶交最后的订单,就是忙着为明年备货。但今年,不少工厂有了提前放假的准备。
行情下行开工只能养活工人
受到外需放缓、疫情反复等影响,根据全国的出口和行业数据,纺织服装业行情呈现下行趋势,但并不算冷清。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日前公布的数据,在主要市场库存积压、需求下降、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10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和环比降幅扩大。但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仍然保持增长。
苏州吴江一家面料制造企业经理表示,今年订单比去年减少了20%~30%,整体需求量萎缩,产能又过剩,行情差在情理之中。和订单缩水相比,下行趋势下,利润越来越薄才是问题所在。
“现在工厂还在生产,但都是没利润的订单,为了维持工人有工资拿。”廷镁创智(浙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今年的时间也不多了,“主要是挺过去”。
不少工厂今年准备提前放假
事实上,临近年末,内销外贸等行业却仍旧行情低迷,化纤、电子、印染、塑料等多个行业开始“自救”,大批企业选择了停工停产、放假结业的方式,来给这个并不乐观的2022年收尾。
“不少服装厂今年春节放假都准备提前。” 安徽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表示,原因首先是订单少,“有些工厂几乎没订单”;其次是价格低、利润薄,接单开工只能是养活工人,难有盈利;另外是订单收款不确定性增加,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
某网友表示,企业已经通知员工,因工厂产能不足,开机率持续低迷,从2022年11月7日起, 实行开四停三生产,每周一至周四正常开工生产,其余全厂放假停工(包括行政)。
此外,广东深圳多家电子厂频繁放长假,工厂没订单,机器设备已经停工,人员也聚在一起无事可做。有些是放假一周轮休,有些则是休假者一天补贴20元。
一个月内上百家工厂裁员停工
与此同时,同属于纺织大国的越南,今年也不好过。据越南通讯社(VNA)报道,近一个月来,越南有400多家企业因为订单短缺不得不裁员、停工。
越南劳动总联团(VGCL)劳资关系司司长表示,根据越南劳动总联团的调查,共441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331家,占逾75%)、62万4786名员工受到冲击。
调查显示,受冲击的企业分布在全越南25个省市,行业类别包括木材加工、纺织、皮鞋,另有电子、食品、服务和旅游。主要以越南南部地区为主,企业家数占受影响企业总数的68%,员工人数占受影响员工总数的88%以上。
胡志明市商业协会表示,由于缺少订单和面临财务危机,许多纺织和服装企业不得不裁员和减产。此外,企业必须应对的挑战还包括美元走强、油价上涨和银行利率飙升。
IMF:全球经济前景愈发黯淡
同时,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全球经济前景比上个月的预测更加黯淡,原因是近几个月来采购经理人调查不断恶化。
它将这种趋暗前景归咎于持续高企且广泛的通胀、中国疲弱的增长势头,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持续供应中断和粮食不安全。
此前该组织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7%,较今年7月预测值下降0.2个百分点。
同时,IMF预测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体将在今年或明年出现萎缩。受全球紧缩环境影响,新兴市场主权违约风险高企。黄金作为抵御经济衰退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
在一篇为印尼二十国集团峰会准备的博客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最近的高频指标“证实前景更加黯淡”,尤其是在欧洲。
另外,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可能将带动其自身经济复苏和其他新兴亚洲市场的经济复苏。英国和欧元区经济体可能会陷入衰退,由于美国的就业市场富有弹性,它可能侥幸逃过衰退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