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俗的“易俗”,迎来三位不一般的“游客”

发布时间:2023-05-21 21:21:24 浏览次数:335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



孟夏西安,榴花竞放,秦韵悠长。彭丽媛热情迎接来宾并亲切合影。彭丽媛同来宾们首先参观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听取秦腔历史起源和发展介绍,并兴致盎然地观赏不同时期的精美秦腔艺术展品。她们驻足于《乐舞图》壁画前,欣赏大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乐师合奏的生动场景,以及根据壁画复原的大唐乐舞,感受中国和中亚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一座座精美的各地秦腔戏楼模型吸引了来宾们的目光,她们详细听取秦腔在中国传播情况的讲解。在易俗社百年手抄剧本展区,彭丽媛和来宾们仔细浏览珍贵秦腔剧本手稿,高度评价易俗社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办社精神。


在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彭丽媛同来宾们参观各地秦腔戏楼模型,详细听取秦腔在中国传播情况的讲解。|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易俗社百年手抄剧本展区,彭丽媛和来宾们参观秦腔剧本手稿|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易俗社展示厅,彭丽媛同来宾们体验皮影制作技艺,她们被色彩丰富、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皮影人物所吸引,兴致勃勃地为皮影人物上色点彩。在观看皮影戏表演后,彭丽媛和来宾们来到幕后,和老艺人们亲切交谈。经过庭院时,小学员们正练习唱秦腔、走台步。他们兴高采烈地围拢上来,争相展示自己的唱功。彭丽媛鼓励他们成为弘扬中华戏曲文化艺术的接班人。


在易俗社展示厅,彭丽媛同来宾们体验皮影制作技艺|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彭丽媛同来宾们来到易俗社百年剧场,欣赏秦腔经典折子戏选段。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彭丽媛和来宾们的阵阵掌声。彭丽媛表示,我们愿同中亚各国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促进人民相知相亲。扎帕罗娃和米尔济约耶娃表示,她们此行深切感受到丝绸之路让中亚与中国文化相连相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感钦佩,期待双方深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易俗社里还有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不到易俗不知秦”


“不听秦腔不识陕,不到易俗不知秦。”五一假期,来陕西西安旅游的游客,必然绕不过粗犷、朴实又豪放的秦腔古调,也难以绕过易俗社文化街区。依托百年秦腔剧社易俗社、以秦腔文化为特色打造的集秦腔演艺、老字号美食、国潮新零售于一体的文化步行街,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朋友圈“新宠”。



入夜时分,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在地理位置上,街区距离城市中心地标建筑钟楼景区,仅隔一条街道防护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追着夜景,纷纷到此拍照打卡。“钟楼的钟声响着,易俗社的秦腔吼着,西安的心脏就跳动着。”退休教师西安市民杜女士多次前来畅游街区,她与记者分享道:“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表达,而易俗社不仅是陕西文化、秦腔艺术的符号,更承载着一代代陕西人的记忆与情感。


图源:西安文旅之声


从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到全国首家戏曲文化街区,这处城市更新项目2021年改造完成对外开放。秦腔、话剧、相声表演,以及“东邦哥”怀旧特色主题街区,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夜间消费, 街区于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图虫创意 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文化街区建设以古城规制“街、坊、巷、院”为基础,并未局限于仿古建筑群的固化思维里,而是提取了古建形态的基本元素,运用“色同形异,新旧交融”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完美地融入西安的城市更新中。街区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与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比邻,全景式展示了中国秦腔艺术和易俗社的发展历程。一座仿明清风格的戏台位于街区中心广场,每当有好戏登场,戏迷票友或坐或立,听到入迷。


在戏台对面,是一众西安老字号。白云章的酸汤水饺热辣鲜美,让人上瘾;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馍筋光滑;西安饭庄的“酥不腻葫芦鸡”外酥里嫩……假日期间,不少游客走进老字号,品尝舌尖上的陕西味道。“美食是游客亲近一个城市的窗口,大量老字号品牌入驻,不仅有利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也将文旅商相融合,赓续城市文脉,满足游客一站式享美食的需求。”西安饭庄东大街易俗社街区店负责人说。


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步行街,秦腔文化、秦人文化和秦地文化是街区的标签。街区注重年轻化活态展示,将秦腔、老西安记忆和国潮时尚相结合,并融入多种业态,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街区负一层,一条怀旧主题街区“东邦哥”,以“场景力量”为街区带来了话题、人流量、传播度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形成一种具有互动感、叙事感和社交氛围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这辆二八杠自行车、这台黑白电视机,我小时候在爷爷家里见过!”来自广西的游客韦女士兴奋地举起手机拍照留影。游走在“东邦哥”,20世纪80年代的旧时记忆被一个个老物件唤起。


创新夜间消费业态和模式,依托特色商业街区举办文创集市、文艺表演、夜游长安等室外活动,促进文商旅体跨界融合,提升夜经济活力……据了解,西安市政府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商贸业持续恢复事宜,并出台6条措施支持户外经济和夜经济发展。


通过重点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五大夜间经济产业,当前西安已经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带动辐射功能的特色夜游消费街区,“夜游西安”成为古都旅游的新亮点。“多姿多彩的文旅产品,正激发和释放着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促进城市夜间经济蓬勃发展。”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说。


易俗社文化街区只是一个缩影。如今,西安的夜经济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夜食、夜游、夜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中国旅游报记者 任丽)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