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幅定型的三要素:温度、时间、张力
定型是后整理的主要工序。针织物通过定型机的机械作用以及化学试剂的防缩、增软、增硬等作用,使织物达到一定的缩水、密度、手感,并能达到门幅整齐划一、线条平整、纹路清晰的外观效果。
温度是影响热定型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因为织物经过热定型后,原来存在的皱痕被消除的程度,表面平整性的提高,织物的尺寸热稳定性和其他服用性能,都与热定型温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定型时间是热定型的另一个主要工艺条件。织物进入加热区后,加热定型所需要的时间大约可分下列几个部分:
加热时间:织物进入加热区后,将织物表面加热到定型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热渗透时间:织物表面达到定型温度后,使织物内外各部分的纤维,都具有相同的定型温度所需要的热渗透时间。
分子调整时间:织物达到定型温度以后,纤维内的分子,按定型条件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冷却时间: 织物出烘房,使织物的尺寸固定下来进行冷却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所指的定型时间,往往是指前三项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包括第四项在内。如果把第一项看做是一种预热作用,那么,定型时间仅指第二、三项所需要的时间,即热渗透和分子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关于加热和热渗透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于热源的性能、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纤维的导热性和织物的含湿量等。
热定型过程中织物所受到的张力对定型质量,包括织物的尺寸热稳定性、强力和断裂延伸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经向尺寸热稳定性随着定型时经向超喂增大而提高,而纬向尺寸热稳定性则随着门幅拉伸程度的增大而降低。
定型后织物的平均单纱强力比未定型的略有提高,纬向的变化比经向明显。
定型后织物的断裂延伸度,纬向随着伸幅程度增大而降低,而经向则随着超喂的增大而变大。
表示纱的粗细,有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之分。
① 常用英制支数(Ne),表示每一英镑纱线里面含有多少个840码。如8S/1表示每一英镑纱线里面含有8个840码。
② 公制支数(Nm)是指每克重量纱线的长度米数。由定义可知,纱支数值越小,纱线越粗。表示纱线粗细的单位还有旦数和特数。
③ 旦数(D)是指每9000米纱线的克数;特数(Tex)是指每1000米纱线的克数。由定义可知,旦数(特数)数值越大,纱线越粗。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称为定重制单位,旦数、特数称为定长制单位。
① CPI:织物纵向密度,即沿线圈纵向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模数);
② WPI:织物横向密度,即沿线圈横向1英寸内的线圈纵列数(针数);
③ 克重:单位面积织物的质量(GM/M2);
④ 纱长:一般用50C表示,即50个线圈的长度。以MM计量。
定型需要控制的主要物理指标
门幅可在生产时直接在定型机上调节。定型机上可调节的门幅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而公司的定单要求门幅一般是以英寸为单位的,故在生产过程中,需将英寸换算成厘米后才能调节。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
一般情况下,克重是通过调整超喂来控制的。在其余张力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超喂越大,克重越重,超喂越小,克重越轻。另门幅及其它张力的变化也会引起克重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克重。(超喂补偿有一定局限)
循环是与克重密切相关的,是指花型从起点到终点的重复尺寸。其控制方法与克重的控制方法一样。一般情况下,循环是通过调整超喂来控制的。在其余张力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超喂越大,循环越短,超喂越小,循环越长。另门幅及其它张力的变化也会引起循环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循环。
缩水是定型需控制的最主要的物理指标之一。缩水一定要做到平均、合理才OK。一般情况下,缩水平均指经、纬向缩水的偏差不超过3%。对于布类结构特别松散的布种,经、纬向的缩水偏差最大可做到7%,但大货生产前必须经SALES确认。
所谓缩水合理,对于新布种,是指根据缩水测试结果所定出来的标准一定要能体现GEK的生产水平,对于旧布种,是指成品的缩水测试结果必须在客户标准允许的偏差范围以内。影响缩水的因素很多,原料、针织工艺、染洗工艺、定型工艺、丝光工艺、抓/磨/刷毛工艺及各工序的操作都可能影响到缩水。
对于定型来说,主要通过过树脂或做预定型来控制缩水。
对于纯棉布种,一般是采用过树脂的方法控制缩水。在树脂能充分反应的情况下,树脂用量越大,缩水越好,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强力下降得越多。所以,树脂的用量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对于含拉架及化纤的织物,一般采用预定型的方法控制缩水,必要时同时采用过树脂的方法加以辅助。
这类布种,预定型一步的作用相当于纯棉织物过树脂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加以重视。另缩水还与门幅、克重有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门幅越宽,纬向缩水越大,反之越小,克重越重,经向缩水越小,反之越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调整超喂和门幅改善缩水。织物的经、纬向缩水本身也有关联。在理想情况下,某织物在某一状态下的经、纬向缩水之和为定值。所以,只要不加外来张力,当一个方向的缩水变小时,另一个方向的缩水将变大。这是将缩水做平均的指导思想。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能不给织物加外来张力。所以必须提前采取措施改善。如返洗水、过树脂等。具体该采取什么措施最合适,需积累一定的生产经验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由于给纱线加捻,纱线织成织物后有一定的回捻趋势,形成扭曲。回捻的趋势在单面结构的织物中表现得更明显。扭曲的大小与纱本身的捻度、织物结构及针织工艺有关。扭曲一般采用斜定型或分步定型的方法控制,很多时候也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不过树脂的布种,改善扭曲只能采取斜定型的方法;过树脂的布种,改善扭曲可采用分步定型的方法。当因强力原因树脂用量不能太大或织物本身slanting过大超过定型机的可调节范围,分步定型不能做到要求的扭曲时,可采用斜定型和分步定型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扭曲。
PILLING与原料质量、布类结构、树脂反应程度及前处理工艺有关。目前采用的改善PILLIN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酶洗;
2)、过树脂;
3)、在用料中加适量硬浆。
强力是不可回修的物理指标,故在生产过程中要小心控制。强力的大小与原料质量、布类结构、针织工艺、树脂反应程度及前处理工艺有关。对定型来说,在保证缩水、PILLING、扭曲等物理指标的前提下,当尽量减少对强力的损伤。当这些指标不能兼顾时,优先保强力。
一般情况下,甲醛含量偏高都是树脂反应不完全引起的。一般成人装的甲醛含量要求<75ppm。某些做童装和内衣的单,甲醛含量要求<20ppm。只要树脂反应充分,一般成人装的甲醛含量会达到要求。对于要求严格的童装和内衣单,尽可能不过树脂整理。如为了达到其它物理指标,必须过树脂,则只能安排在过树脂后返洗甲醛,然后再湿定型。
客户要求布面的PH值为弱酸性或中性,一般成品PH值不能超过8。NIKE、TOMMY和绝大部分国内客户对PH值有严格要求:浅白色PH范围:4.5-6.5.因此对于这些客户的所有布都要注意对PH值的严格控制。
1、原料质量与各物理指标的关系
原料质量影响成品的克重、门幅、强力、PILLING、扭曲。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原料越粗,成品的克重越重、门幅越宽、强力越好。原料的抱合性越好,表面越光滑,成品的PILLING越好。这一点在花灰纱织物上表现得更明显。原料的捻度越高,成品的扭曲越大。
2、针织工艺与各物理指标的关系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纱长越密,克重越重(拉架布除外),门幅越窄,强力越好、扭曲越小。反之,纱长越疏,克重越轻(拉架布除外),门幅越宽,强力越差,扭曲越大。
3、染洗方式对各物理指标的影响
一般说来,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染洗方式为PD的布,成品比染洗方式为YD或HD的布的门幅偏窄,克重偏重。
4、染洗机型对各物理指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温缸生产的布,成品通常比用常温缸生产的布门幅偏窄,克重偏重(影响大的布种:1X1、2X2 RIB,WAFFLE,抽针布,结构疏松的布种……)。
5、整理方法与各物理指标的关系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