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一半已经过去,上半年的酒店经营喜忧参半。喜得是流动性正在逐步的恢复,房价也在慢慢的回归到合理区间。忧的是想象中的持续性爆发,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从五一开始,就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
面对过去的半年,可以用几个词来做个总结:第一个词是“没想到”,没想到三四月份的爆发会如此之猛烈,更没想到五六月份的下降也如此快速。
第二个词是“贫富差距持续拉大”,那些产品和服务有特色,运营规范的酒店,始终不愁生意,上半年赚的盆满钵满;而那些产品没有升级,服务跟不上,没有流量思维的店,上半年依然在生死线上挣扎。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三个词是“线上化”,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显示,各大平台才是这一轮酒店复苏的最大受益者,不论是商户营销广告收入,还是售房佣金收入,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那些对线上平台有投入和专注的酒店,也成为消费行为线上化的赢家。
第四个词是“视频化”,伴随着抖音日历房的上线,视频销售模式正在成长为一股新的力量,这是酒店人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趋势,它可以是红利让你腾飞,也可能是洪流把你吞噬。
第五个词是“谨慎乐观”,面对下半年的市场,绝大多数酒店人都是持谨慎乐观态度,看好发展趋势,坚定投资信心,但是在具体经营投入上,还是会非常谨慎的精打细算。
面对谨慎乐观的下半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先把接下来的暑期过完,之后怎么办再看情况。这可能是绝大多数酒店人心中的想法,也是权宜之计。
那么针对下半年市场,我们有没有更稳妥、更长期的一些做法呢?当然有。回归到一个更大视角——看十年,谋三年,做一年,我们就会有如下一些可以考虑和落地的方向。
看十年,中国在未来十年,人均GDP将大概率超越3万美金,完成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消费全面升级是必然。
那么对于下半年要新建或是改造的酒店,就要充分考虑消费趋势的变化,在产品品质、色彩搭配、功能设置上做好前置规划。比如改造酒店就要考虑,牺牲部分房间,增加洗衣房、健身房、多功能休息区的配备,产品和设备设施要考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有一部分新建的酒店,甚至要考虑增加红酒或是啤酒欢聚吧的设置,增设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等。
谋三年,酒店行业虽然经历了上半年的回血,但是依然现金流紧张,且未来2-3年的大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而改造和提升产品又迫在眉睫。
当需求与资金产生错位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步骤、分批次实施,小步快跑。比如酒店可以考虑部分楼层或是区域的升级改造,在产品及服务两个方面都做区分,类似于以前的酒店行政楼层模式。
其次,还可以考虑联合第三方共建特色楼层,毕竟大环境不理想,消费品品牌也需要流量和体验场域,联合与联盟是这两三年大家度过难关的有效手段。
做一年,就是要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小创新做好,让客人的感动发生在当下,让小确幸成为对客服务的日常。当下面对流量波动,竞争激烈的现状,酒店行业都内卷是必然。
在产品层面,没有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找第三方合作,做部分特色客房的升级,这里特别强调一点,一定要找那些客人在五觉上感知度高的品类,因为人大多时候是视觉和触觉生物。如影音房、睡眠房等等。
另外,在布草和洗护用品方面的升级,也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这种提升客人亲肤感的产品,是竞争中非常有诱惑力的点。
最后就是服务细节的优化和落地,产品不足服务补。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酒店只要硬件不是特别差,一般通过重新调整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体验,是可以获得客人好评的。所以酒店要重视并花钱在服务设计上,这是小钱,但是有杠杠效应。
酒店行业复苏的过程,就是一场大的经营转型之路。
作为酒店投资人,要有看十年的视野,为下一个十年的消费升级做好准备。作为酒店高管,要有谋三年的战略和格局,为酒店渡过经营困难期做好布局。作为酒店基层人员,要有坚定的执行力,能够在存量竞争中,把每一个服务细节落实到位,把每一个新品的特色突显出来,让酒店竞争力展于细节处和体验中。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