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市场:全球多家央行接连加息、俄乌冲突等其他地缘局势变化,加剧了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外部风险扰动增强。
产业层面:国内市场供应端短缺炒作情绪暂时消弭,下游淡季氛围逐渐显现,再加上对进口棉需求增加,叠加外部因素扰动下,国内棉价或将承压震荡运行。近期郑棉主力09合约曾5次尝试上破17000整数关口,但未能站稳。上周郑棉期价重心有所下移,周三(6月21日)最低至16320元/吨,收于16350元/吨。6月26日,郑棉主力09合约收于16265元/吨,跌230元。
近期棉花期货市场走势
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由天气和库存因素所发酵的供应偏紧炒作有所减弱,消费端已出现走弱迹象,并且受端午假期影响,整体市场氛围转淡。纺织淡季深入,纱厂接单情况不佳,部分工厂纱线库存积压,原料价格较为坚挺,采购不积极。短期棉价或宽幅区间震荡。
据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几家棉纺织企业反馈,虽然近半个月来郑棉主力合约CF2309盘面价格从17070元/吨年度高点跌至16320元/吨,下调750点(跌幅4.39%),但疆内外仓储库棉花现货报价调整幅度却明显低于郑棉(棉企基差上调),尤其高品质、高指标资源仅象征性的让利100元/吨左右。
目前,棉花贸易商、加工企业挺价的意愿比较强,少数棉花库存数量不大、现金流充裕的棉企甚至捂盘惜售(挂单货源减少,报价减少)。安徽某中型纺企表示,现货价格回落的力度显然没有达到用棉企业的预期,纺企40S及以下棉纱亏损面仍比较突出,因此一方面端午节前后暂缓棉花等原料补库,只观望不出手;另一方面已通知端午节休假员工,假期将增加3-4天(总休假天数7-10天),以降低棉纱线累库率,提高流动资金,规避开机率偏高的风险。
从部分涉棉企业报价来看,6月24-25日内地库“双28”(主体品级31级,或单29)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17150-17300元/吨(因具体指标、仓储库不同或有50-100元/吨差异),与6月上中旬报价相比下调幅度并不大;而疆内库“双28”机采棉报价则高达16850-17000元/吨,疆内外棉花价差维持在300-500元/吨。
河南某棉花贸易企业表示,由于对2023年6-10月份国内棉价高位运行、棉花进口量持续低迷及2023年国内棉花产量下降的预期强烈,棉企除抓紧销售一些“特价盘”(多为低指标或不符合仓单注册条件的批次)外,可纺性强、高等级资源并不轻易降价出手。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5日发布的2023年5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报告显示,5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50.0,较4月上升0.7,位于临界点,行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从分项指数看,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个分项指数中,原料采购指数、原料库存指数、生产指数、产品销售指数、产品库存指数、企业经营指数均较4月上升,企业信心指数较4月下降。
据中棉行协跟踪分析,进入5月份,传统淡季来临叠加上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重点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延续下滑趋势。1-5月,“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1%,降幅较1-4月扩大1.9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营业成本同比由正转负,下降4.45% 。1-5月,“重点集群”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
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主要纺织品消费国家持续高通胀,面临滞胀、通缩等经济压力背景下,棉纺织企业出口压力明显。1-5月,“重点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3.25%,降幅较1-4月加深0.33 个百分点。1-5月,“重点集群”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2%。
1-5月,亏损面38.46%,较1-4月收窄0.27个百分点,同比扩大10.65个百分点。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