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普遍判断,引发本轮郑棉回落的主要因素是棉纺织企业因即期纺纱大面积亏损、新增订单减缓,导致棉花消费需求下滑的担忧升温及6月份疆内气温大幅回升,棉花长势提速,单产下降的预期减弱,再加上内外棉花价格顺挂幅度扩大,用棉企业对外棉、外纱船货/保税棉的询价/下单增多,而当前棉花政策面又处于真空状态,因此郑棉回调在情理之中。
不过,笔者并不认可郑棉本轮将深度回调的观点,盘面有望在16000元/吨企稳,反弹的概率较大,涉棉企业、机构看空需要谨慎,原因可简单概括如下几点:
一、关注近期新疆棉区天气
近期全疆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预计6月下旬东疆、南疆的高温天气对部分地区棉花有不利影响,农民需要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及时补充水肥。而据气象预报,7-9月份我国主产棉区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包括新疆内大部省份将面临持续高温、干旱的考验,是否会对棉花单产造成破坏需要高度关注。
二、棉花进口同比持续大幅下滑
据统计,2023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同比减少50.9%,本年度棉花进口量同比减少21.5%,而考虑到人民币持续升值、2023年滑准关税配额迟迟没有出台等因素,7-10月棉花进口预计仍将表现低迷。
三、2023/24年度棉价高位运行的预期已经形成
一方面2023年全国/新疆棉植棉面积一定幅度下降,叠加疫情后棉花消费需求释放及全球经济、纺服消费逐渐复苏的向好预期,棉花期现中长线反弹的概率较大;另一方面2023年度新疆地区籽棉抢收或难以规避,高成本推动郑棉稳中上行。
四、下半年央行将延续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6月2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这是继2022年8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LPR。业内分析,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结构”双重宽松,预计仍有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将持续发力。
近期棉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6月27日,郑棉主力合约下探阶段新低后出现回升,最终小幅收高,报16315元/吨。郑棉经过上周的下跌调整后,本周逐渐出现企稳态势,等待后续更多驱动。需求方面,传统需求淡季,下游表现一般。此外,抛储传言四起,但消息未被证实。外盘方面,美国农业部将于6月30日公布年度种植面积预估,值得市场关注。美国农业部(USDA)将于6月30日公布年度种植面积预估。一项针对行业分析师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2023年棉花种植面积料为1111.9万英亩,预估区间为1050-1200万英亩。USDA3月31日报告预估为1125.6万英亩。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