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市场又暴雷了!最近上市纺织龙头突生中大变故,被建设公司以拖欠1927万元工程款为由告上了法庭,申请破产重组!
7月5日晚间,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ST新纺)发布公告,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向南阳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
公告显示,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对*ST新纺享有三笔到期但未清偿债权。2015年9月1日、2016年12月12日、2017年10月16日双方签订了三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就最终审定的工程结算总造价,双方在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中签字盖章进行了确认,但*ST新纺未支付全部价款。
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就前述3笔债权,向*ST新纺多次催收并要求尽快支付相应价款,但*ST新纺因资金问题一直未予以支付。
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就上述3笔债权向南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南阳仲裁委员会于2022年11月28日分别就上述三笔债权出具裁决书。根据三份裁决书,公司应在裁决书送达后十日内向申请人支付4357157.54元、5221586.94元和11196454.58元共计2077.52万元工程款,但*ST新纺未实际执行。
今年1月10日,河南天工建设集团申请南阳中院进行执行,在法院调解下,双方签订执行和解协议书,约定按月分期清偿。因*ST新纺资金问题无法履行和解协议,截至目前仅偿还150万元,仍欠付河南天工建设集团债权本金金额为1927.52万元(利息及迟延履行利息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及相关规定确定)。
*ST新纺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决定预重整或受理重整申请的文件,是否进入预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预重整或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法院决定公司预重整,也不代表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ST新纺将及时披露有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按照相关规定,若法院受理申请人提出的重整申请,*ST新纺将依法进入重整程序,法院将依法指定管理人,管理人或公司依法在规定期限内制定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审议表决。公司债权人根据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清偿。如果公司或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或重整计划草案不能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或公司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法院将裁定终止公司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如果*ST新纺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新野纺织成立于1969年,是新野县第一座纺织企业,也是国家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全国520家和河南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中高档棉纺织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纱线系列产品等、坯布及面料系列产品。是国内中高端棉纺织品领域的制造商之一,公司生产的纱线(纯棉、混纺)系列产品是针织、机织、色织、牛仔、装饰等织物的主要原材料;坯布及面料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印染加工服装及运动休闲服装等。
新野纺织从事棉纺织行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排名,公司在参评的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交货值、人均利税、劳动生产率四项指标中均排名前列。
新野纺织拥有棉花收购加工、纺纱、织布、染整的完善产业链,并因此拥有高档纺织品生产各环节的成本优势。公司业已在河南新野、新疆等地建设高档纺织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各纺织品集散地设立了市场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巩固公司在棉纺织子行业的龙头地位。
截至目前,新野纺织相继在新疆投资20多亿元,整合了新疆的棉花收购、棉花加工、纺纱产业链,带动公司产能达到170余万锭。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年一季度,新野纺织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同比减少3.3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4.10万元,同比减少70.68%;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新野纺织资产总额达65.10亿元,负债总额58.06亿元,净资产7.04亿元。
记者注意到,对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新野纺织此前在业绩预亏公告中曾解释称:一是受国内疫情、行业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开工情况及国内物流运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二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公司存货情况及原棉未来市场情况的估计等因素,进一步计提相关资产的专项减值准备,对本期净利润指标影响较大。
新野纺织表示,近几年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萎缩、原棉价格动荡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困难,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企业严重亏损。特别是进入2022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物流运输不畅、原料成本高位等因素,棉纺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虽然公司积极应对、努力调整,但公司业绩依然受到影响,出现了较大下滑。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