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半年,“内卷”这个词汇在纺织行业出现频率极高,好似只要能促成订单下达,什么都能“卷”上一“卷”,卷价格、卷服务、卷产品……如此往复,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市场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纺织企业接到的订单体量普遍偏小,集中在几千米到几万米之间,偶有十几万米、几十万米体量的订单出现。更叫人无奈的是,当订单达到一定体量,商谈压价已成采购商们常规操作。
“订单还是有的,只是赚钱变得更难了!”这是纺织老板们的心声。为了争抢订单,有效去库回笼资金,低价竞争、破价抛售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人发出了“只要不卷死,就往死里卷”的宣言。
“以前不赚正常利润的订单都不做,现在订单只求能保本!”这句话看似讽刺,实则饱含心酸与无奈。
现在的情况,看似保住了织造厂的单子,虽然没有利润,厂子总归能经营下去。但这种情况只是一时的,长远来看,这种现象是难以持久的。
想要东西好卖,一种方式是需求起来,另一种方式是东西具有涨价的预期。现在是需求也起不来,在需求起不来的时候硬炒价格,企业也很难买账。
哪怕是再低的价格,中间商能够采购的量也是有限的,终端出不出货,他们也不可能无限收。
现阶段,趁着价格便宜,很多秋冬面料已经开始提前走货,确实带来了一波订单。然而总需求是有限的,未来的订单现在提前做了,未来的订单存量就少了。
市场本就由买方主导,购买能力决定着市场需求的强弱。而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仍处低迷阶段,人们对服装的购买能力下降,“消费降级”等状况陆续发生。购买力下降了,需求随之走弱,进而导致纺织行业整体景气度不佳。
在这样的艰难模式下,纺织企业订单维系难度成倍增长,又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