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原料价格上涨超市场预期,上下游产业链脱节风险增大?

发布时间:2023-07-18 16:58:06 浏览次数:307

近期,棉花和PTA市场再起骚动,棉花现货价格刷新年内前期高点,而PTA在持续区间震荡长达1个月之后迅猛发力,一度触及5800大关。原料价格的上涨并未引发下游涨价,而且如果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打破了下游企业的盈亏平衡,会大大降低下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郑棉持续强劲反弹,上下游产业链脱节风险增大

近日郑棉的强劲反弹、再创年度新高超出了大部分市场人士的预期。6/7月份以来,国内中小棉纺织企业开机率持续下降,减停产现象增多,再加上棉花、涤纤等原料上涨的压力难以向下游传导,在纺纱亏损面较大、内外棉花价格顺挂1000-2000元/吨、外贸订单持续疲软/内需市场陷入淡季等等利空下,棉花期现再次单方向大幅拉涨,使上下游产业链脱节的风险增大。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部分中小纺企反馈,近几日棉花询价、补库已暂缓或“叫停”,虽然减停产、放长假或遭遇熟练工人流失的风险,但考虑到纱布累库率上升、流动资金趋紧及棉纱接单亏损普遍1000元/吨左右的现状,适时减产对各方都有利。



对于郑棉此次提前启动上涨,有分析认为:一是多头资金再次炒作2022/23年度国内棉花供应偏紧甚至供不足需;二是近期新疆棉区高温及新棉上市或推迟也给了多头底气,目前2023年度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同比降幅8%以上逐渐得到各方认可,而近期全疆持续高温预警、南疆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使单产下降问题又被拿出来热炒;三是外围消息面的利好需要释放,一方面6月美国整体CPI或降至3%左右,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减弱。利率期货显示,本轮加息周期或在7月结束,另一方面近期中美高层会晤频繁,耶伦财长访问期间,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后续保持中美经济领域的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交流。



PTA上涨超预期,下游接受程度有限

PTA多日强劲上涨也超出产业预期。从PTA自身基本面来看,目前仍然处于利多与利空因素交织的格局之中。二季度以来,在直接出口的提振下,聚酯端持续的高开工无疑是当前PTA基本面最为有力的提振;但从边际上来看,随着海外需求持续存在的转弱预期,这样的高需求还能延续多久仍然值得怀疑。而上游成本端的情况与之相似,成品油调油带来的原料竞争让亚洲的芳烃原料供应持续处于偏紧格局,成本仍然偏强运行;但随着北美调油旺季逐渐进入尾声,原料供应的恢复也让PTA不得不背负成本塌陷的压力。供应端,尽管PTA充足的国内产能和二季度装置逐渐恢复让PTA暂时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格局,但低加工费下的供应收缩预期仍然对PTA的估值带来了有效支撑。


整体而言,PTA基本面数据显示的情况似乎与宏观面相反,处于一个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之中。短期需求高涨、成本强势的现实支撑着PTA暂时的高估值,尽管供需两方面都存在着由强转弱的可能,但在当下绝对价格不高、且行业运行各环节暂时均处于中位水平的态势之下,行业矛盾仍然处于积聚过程之中。



对于PTA而言,价格继续向上面临的直接阻力毫无疑问来自下游聚酯端。一旦成本过度抬升,下游聚酯价格无力跟涨将导致聚酯工厂陷入亏损,进而导致需求端的回落。而价格向下面临的支撑则是PTA自身在利润走弱下的供应收缩。在当前这个供需两旺的微妙平衡格局下,一些小的事件看上去并不能对供需格局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却代表着当前价格下行业内的“用脚投票”。PTA装置的计划外降负、下游聚酯开工的不降反升、涤丝产销的再度放量,都在告诉市场,供需面对于PTA价格的上涨将给出更多的支持。


因此,在当前整体宏观情绪好转、商品市场回暖的格局下,行业格局本就很好的PTA,在得到基本面的支持倾向后,重新成为市场的“领头羊”无疑也是顺理成章的。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PTA仍然存在进一步走强的空间,尽管上行途中仍然需要基本面的验证,但整体来看短期PTA的向上趋势已经打开。在PTA的带动下,涤丝价格也不出所料地上涨了,但下游的接受程度却比较有限。

订单下滑库存攀升!部分工厂考虑放高温假,降低开机负荷


7月是传统淡季,企业的订单也会不断跟随下降,坯布面料交易市场人流较少。根据调研,目前纺织企业的接单数量的确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处于小单不断,大单偶尔的状态。受淡季的影响,织造工厂的坯布库存依然攀升,据数据显示,目前盛泽地区织造企业的坯布库存在36天左右,较6月初上升1天。但从织造企业的开机率看,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尚可,并没有受淡季影响而大幅下滑。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盛泽地区织造企业的开机率在70.5%,较6月初环比下降4.5%,同比上升4.5%。上述两组开机率的对比数据就可以看出,现今的织造负荷相对近几年是高位。甚至部分企业开机率依然在满开状态,且7月依然无下降的计划。

主营塔丝隆、牛津布的钮总说道:“工厂目前厂里开机是100%,跟6月份一样。”支撑工厂高负荷的主要原因是布老板对下半年传统旺季的预期较高,即使坯布走货速度有所放缓,部分工厂已进入做库存状态,但为了备战下半年,降开工意愿不明显。传统淡季下,坯布的价格难以坚挺,随着行情的走淡有了松动。织造负荷几乎取决于接单数量和市场行情走势。工厂放假也较去年有所谨慎,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工厂假期较多,而今年明显感觉到假期在减少。虽然七八月是每年的淡季,但目前气温不算高,工人也不愿放假,但后期如果气温过高,会考虑放几天高温假,降低开机负荷。目前,在成本推动下,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工厂不少赶在涨价节点前提前囤货,加弹工厂出货情况有所改善。总体来说,今年价格相较于去年价格还是低上不少,但今年纺服生意却比去年还难,产能过剩,客户不愿接手拿货,面料卖不上价,库存积累,资金压力大,只能无奈抛货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导致坯布价格集体下跌。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纺机网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