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人的"金九银十"来了吗?内贸外销订单增多,国庆前夕市场备货提前

发布时间:2023-09-24 18:13:46 浏览次数:592

近期棉花价格小幅下跌,虽已进入传统生产旺季,下游订单相对前期略有好转,但旺季特性不够明显,纱厂原料采购仍相对谨慎。虽然“金九银十”外贸、内需订单较七八月份有一定程度好转,但仍明显低于业内预期,尤其全棉床上用品、劳保用品、牛仔、中高档T恤及衬衫等常规订单同比下降30-40%,消费终端信心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


下游纺织端反馈旺季不旺

棉价反弹有所乏力


美棉低产量对ICE棉花构成支撑,但是美棉的出口仍然不佳,令ICE棉花缺乏上涨动能,市场继续关注中国的进口需求,近期ICE棉花主要跟随郑棉期货走势。

国内市场:9月22日,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窄幅震荡,棉花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7145元,较昨日结算价下跌0.32%。

近期郑棉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ICE棉花近中期合约多数回落,远期合约略上涨。近期郑棉下跌,一方面储备棉成交率下降,下游纺织端继续反馈旺季不旺,这使得大家对于四季度的棉花需求前景趋于谨慎。由于新棉即将上市,并且年底之前的进口棉的数量也不少,所以在总体供应增加而需求边际转弱的情况下,四季度棉花现货价格进一步走强的概率不大。

另一方面,现阶段,市场继续等待新棉上市,业内人士对于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不会太低。当前内地籽棉零星上市,但未放量;“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好转有限,纺企采购原料多数观望为主,下游订单仍未有明显好转。另外当前纱线即期加工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储备棉继续投放中。美联储即将召开议息会议,且国庆节前交易所调整涨跌板,市场风险情绪趋于谨慎,棉价反弹有所乏力。预计近期郑棉主力合约保持在16500-17900元震荡。


近日随着棉价在17000元/吨以上有所走稳,部分企业反馈接单略有好转,但也有企业反馈下游因预期棉价将继续回落,以及贸易商抛货影响,新订单明显减少。目前纺企最大期望是棉价走稳,心理预期价位在16000-17000元/吨,原料稳定有利于企业主动接单以及下游环节下单。目前纺企纺纱多数仍处亏损状态,企业现货采购用棉成本在18500元/吨附近。

目前市场对旺季成色的预期有所转差,虽然企业普遍对“银十”仍有一定期待,但短期下游环节的去库压力,以及终端的消费好转程度有限,都令市场难以形成一致的“强预期”。

内销外贸订单日益增多


近期下游外销询价和订单陆续增多,据中国纱线网监测,本周各系列纱线出货量陆续加大,差别化订单逐渐增加。其中差别化纱线求购次数占总求购的25%,比上周增加1个百分点。品种以莱赛尔棉混纺纱、莫代尔/棉混纺、腈纶/棉混纺纱、醋酸混纺纱为主。打样询单落单量持续增加,紧赛纺机台订单在一个月左右。新季订单开始陆续下单生产,腈纶保暖性订单明显增加,但是还未达到往年同期数量。内销占主体,陆续实单也有推进,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纱线坯布成本增加,近期翻单价格沟通异常艰难,染厂方面大部分工厂订单仍然不足,内销方面都在提前备货,相对比较忙碌。


萧绍地区:

近期市场起浮不大,一部分内销市场备货有所提前,外销订单也在加快生产。大部分染厂比较繁忙,赶货的情况比较普遍。九月已过一半,虽然订单相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是整体还是不及预期。

虽然近期棉花原料价格略有下浮,但国内由于前期供应偏紧的担忧已明显缓解,本周储备棉销售出现流拍。

下游来看,坯布开机略有改善,但在贸易商高棉纱库存的挤压下,纺企订单好转有限,且出现常规品种大面积抛货现象,消费复苏的强预期未能兑现,叠加新棉减产幅度或不及预期,共同对棉价形成较强压制。

江苏地区:

上周市场总体订单量有所增加,没有达到往年九月份预期。外贸公司订单陆续下达,粗厚品种需求较多,货源有所紧缺,差异化品种定织报价增多,实际下单不理想。当地印染企业订单比之前有所好转,总体订单不如往年。

秋冬面料订单涌动


面料市场:

进入九月以来,服装品牌的秋冬服装面料订单陆续开始启动,询价和放样需求明显增加。从目前报价反馈上来看,订单价格竞争会格外激烈,尤其是常规棉类产品,很多订单要经过多轮竞价才好落单。相较往年旺季的订单数量缩水明显,加剧了市场的内卷竞争。

家纺市场:



上周变化不大,外销订单报价增多,实际落单以小订单居多,竞价激烈。织厂280机台订单明显不足,340/360机台订单尚可。下游客户观望情绪加重,备货落单比较谨慎,都在寻求相对低点备货。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