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临近年底,外贸订单有反弹迹象,下游迎来利好

发布时间:2023-12-27 18:04:37 浏览次数:269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小商品城(600415.SH)旗下国际商贸城是义乌外贸产业核心一环,共设有5个区,聚集着约7.5万中小商户。


14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感受商贸城人气,入口处上方大屏幕滚动播放“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据小商品指数网的分析,12月第二周价格指数小幅下跌,线下成交火热,带动场内交易价格指数及出口交易价格指数上涨。军大衣走红带来销售热潮带动了相关服装辅料及配件生产,此外,护肤美容用品、卫生清洁日用品等产品场内成交也较为火热。


穿梭在国际商贸城一区,记者看到客商们快步往来店铺间,洽谈业务,店铺内商户们多忙于接待客户、盘点货物。


记者随机走访了8家商户了解到,今年业绩同比均有所增长。“我们在商贸城干了几十年,今年比去年肯定是好一点,主要还是靠老客户订单。"一位家居装饰品店主表示。另一位主营灯具出口的店主透露,今年业绩同比增幅预计达到30%-40%,各海外市场需求都有回暖。但谈到业绩是否恢复到2019年水平,商户们多隐晦表示“尚有距离”。至于明年行情预期如何,商户们言辞谨慎,多回复“不清楚”、“不好讲”、“希望越来越好”。


据悉,8家受访商户均为传统外贸商,主要负责对接海外商户完成接单,后续生产和物流仓储等环节均交由工厂和外贸公司负责跟进,此外,还会依托小商品城搭建chinagoods平台拓展线上业务,这也是商贸城的主流外贸模式。


处于商户上游的商贸城表现更为亮眼。商城集团副总经理陈知幸受访表示,“ 今年1-11月,整个市场的抽样成交额是超过了2000亿元,日均客流超20万人次,日均外商流量为3100多人,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


据他介绍,主要市场中,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其他国家贸易往来更密切。今年1-11月,义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924.7亿元,同比增长22%。“一带一路”贸易往来升温在运输环节也有体现,华东国际联运港相关负责人樊小红向记者表示,明年发送班列数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为满足增长的需求,正在规划增加通往中亚地区的中欧班列。



下游纺织外贸打样增多国内纺织服装出口迎来利好



近期,江浙地区纺织品市场外贸订单有增加的迹象。一位纺织品贸易商说:“最近,我收到了一个10万米的订单,这些订单被送往越南,用于制作成衣。11月份的订单比之前10个月要好得多。以前真的没有订单,也有几千米的小订单。11月以来,订单量一直在数万米,订单数量也有明显增长。已经有几笔订单了,员工们已经加班一个多月了。”


临近年底,外贸订单有反弹的迹象,预示着这种颓势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改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明年中国服装出口也有机会。一方面,中国政府在政策利好方面的持续努力,众多新的贸易法规的实施,以及一些贸易协定的生效,将共同促进中国服装出口的企稳。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对新兴市场的服装出口快速增长,促进了服装出口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化,这将对未来服装出口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经过一年之久的小规模订单模式,海外客户逐渐消化其服装库存,海外补货需求将反弹,这将为服装企业带来新的出口订单。目前收到的订单都是明年的新车型,正在逐步开发中。


此外,未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海外企业也会提前备货,以免春节期间无法下单,耽误成衣生产进度。越南工厂在招聘时提供的薪酬达到700万至1000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2100-3000元,远高于2021年的水平。这个工资水平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高,越南不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因此,欧美客户纷纷将订单转回中国。而且我们也发现,欧盟等一些市场对进口纺织品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对产品质量和原料来源都有严格的要求。其他国家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只有国内产品才能通过海关。因此,中国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