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旅游消费的真相,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4-10 13:23:29 浏览次数:238

清明假期结束。舆论层面依然是喜气洋洋,“全国景区都像有1亿人”成为热词。


那么旅游消费的真相,又是怎样?


先看假期出行人次。交通部的数据是超过7.5亿人次,文旅部是1.19亿人次。


这里的差异,是因为旅游数据,剔除了诸如“回乡扫墓祭拜”的出行?不太清楚,笔者就以文旅部数据为准。


清明旅游出行人次,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11.5%。从最近的几次节假日数据来看,2024年清明旅游人次恢复率,较春节有大幅回落,但高于2023年中秋国庆和2024年元旦。



这或许说明两个问题:


1、2024年确实没有报复性旅游了,但也不会出现2023年那种,上半年使劲“报复”、下半年后劲不足的情况。今年整体节假日出游情况会更加均衡。


2、2024年春节后,旅游出行人次的“大滑坡”效应,也影响到了清明假期的表现。


今年有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在“史上最强春运”的大背景下,节后出行需求似乎被“掏空了”。


和2023节后开年拼经济掀起的全国商旅热潮不同,今年节后只有“天水麻辣烫”这样的区域热点出现。今年节后,商旅需求可能并未顺利接棒休闲游,所以有了这样的热度断层。


在3月的机酒市场,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酒店来看:


  • 据STR数据,截止3.23日当周,国内酒店OCC为65.4%,同比-3.8%;ADR为438.2元/间,同比-2.8%;RevPAR为286.4元/间,同比-6.5%。


  • 整体看,3月前4周国内酒店整体入住率、客单价仍弱于2023年。



从民航来看:


  •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3月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5739万人次,对比2月有明显下滑。而这种态势在2019年并不存在。



  • 3月仅17家千万级机场,进出港航班量同比2019年正增长;3月仅有4家千万级机场旅客吞吐量环比正增长。


好消息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来看,清明假期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13%,延续了从2023端午以来持续向好的态势。


从人均旅游消费来看,清明假期对比2019年的恢复率,止住了从2023中秋国庆到2024春节“节节下滑”的趋势。



尽管人均旅游消费力恢复较为滞后,但这也可能是因为旅游消费总盘子扩大了。


比如下沉市场涌现了大量的新用户,开始进入旅游市场,所以消费总量扩张、但人均支出被摊薄(@中国旅游研究院观点)。


从舆论层面来看,今年清明最有话题的目的地,依然是诸如天水、淄博、开封这类消费水平较低的城市。这或许也是一种佐证:自驾游+美食小吃,就是下沉市场清明旅游的常态。


旅游市场真正的大菜,还要看接下来的五一小长假。


我们继续对旅游市场保持关注。

评论 0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