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需要谨慎管理个性化服务和政策,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最近,一系列酒店被“薅羊毛”的新闻出现,让整个酒店业不堪重负。有的客人为了省钱,一家五口住一间客房,最多的一次有八个人;更有甚者住5000一晚的酒店薅走35瓶洗发水,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酒店个性化服务为何成了客人薅羊毛的理由?最初提供免费用品本来是为加强消费体验了,客人打包带走合适吗?
酒店都被薅了哪些羊毛?
据次方点评观察到,社交媒体上不乏“薅酒店羊毛”群体,他们力图让住宿体验“物超所值”。例如某广东网友从澳门某五星级酒店退房时,行李箱里堆满了从酒店“薅来的”护肤品和生活用品小样;在宝格丽住过的网友称将拖鞋毛巾洗漱用品和礼遇通都带走;而更有甚者,订的是一晚5000元的高级套房,走时共带走了35个洗护小样,8套牙具,10套护理套装。
在不影响其他客人使用和酒店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适量带走免费用品如洗漱用品、小肥皂等,可以被视为合理利用资源。
如何防止被过度“薅羊毛”
1、选择成本低的供应产品
例如喜来登酒店提供的洗护用品,在二手平台上360ml的标价大约在40-60元。不过,22ml的喜来登同款品牌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进货价为2元左右,不限定采购数量,但总体订货成本超过1.3万元可以包邮。大部分酒店其实没有明确的供货品牌,但在采购批发网站上,成本更是低至每30ml0.4元。
2、做好成本管理
从酒店的角度来看,它们通常会将提供给入住顾客的个人护理用品的成本核算在房费之内,允许顾客薅的羊毛成本多半是在酒店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但若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酒店可能就得重新考虑定价了。
酒店个性化服务成为客人“薅羊毛”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客人的特殊需求和偏好,同时结合优惠政策和会员制度为客人提供更多附加价值。
然而,酒店也需要谨慎管理这些服务和政策,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在这个过程中,客人和酒店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平衡和共赢的关系。
*内容综合社媒热点、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