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豪集团旗下中国区“万枫”酒店宣布更名为“万豪万枫”,第一家“万豪万枫”酒店重庆永川万豪万枫酒店已经正式亮相。这是万枫品牌进入国内第六年后的一次大的变化,当然在行业内看来,此次的更名或许来的有些晚,也印证了一些洋品牌在早期国内市场的探索之举,但放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万枫”前面+“万豪”能否重新赢得新一轮投资人的青睐,能否让这个品牌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的酒店投资市场下,是持怀疑态度的。
万豪帝国骄子的落寞之战
万枫品牌作为全球最成功的中档品牌之一,一直是万豪旗下的主力品牌,在全球布局超过900家店。万豪作为进入中国最成功的外资品牌,从1997年开始布局大陆市场,到如今其旗下的品牌在国内超过十个。万豪并购喜达屋后,拥有一众优秀的品牌,如万豪、W、丽思卡尔顿等品牌,可谓百花齐放。万豪旗下酒店在2020年开业超过400家,今年应该即将突破500家规模。
由于新冠疫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变化,高端酒店投资迎来调整,发展速度放缓。国际品牌更多的开始关注有限服务品牌的发展,各大集团也发布众多自己的下沉品牌。并采用多种方式经营国内市场。其中希尔顿集团在2014年牵手铂涛集团,将旗下的中档品牌希尔顿欢朋引入中国,也是目前迄今为止国内引入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签约门店超过了500家,开业也达到200多家。
而希尔顿没有停止自己在中档的布局,去年和碧桂园牵手,引进希尔顿惠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去年将自己旗下的希尔顿花园重新包装,开放特许,瞄准中档酒店赛道。
而万豪自2016年也开启国内的中档酒店赛道,选择了东呈酒店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到2019年双方解约,发展结果不是非常理想。当年仅有不到30家的签约规模,开业门店更是寥寥无几。行业人将一些责任归于东呈,认为东呈的团队及理念无法带领万枫走的更庞大。
而行业另外的一部分则认为,万枫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万豪几乎苛责的入门标准,和近乎开放式的希尔顿欢朋有巨大的区别,坊间传言,当年铂涛郑南雁刚开始先接触的是万枫,后来看到准入标准知难而退。而对万枫另一个失败原因解读为,就是品牌名称的问题,欢朋的成功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名称,在于“希尔顿”的加持,而万枫是个陌生的叫法。
这些个说法如今再去求证也不重要,但从万枫被万豪接手的三年里,发展结果也不理想。也许是验证了名称的重要性,故而为何在此次更名为“万豪万枫”。
更名改变不了万枫的命运
在笔者看来,“万豪万枫”名称更像是一个拼凑的集合体,而非如希尔顿+后缀此类的子品牌,投资者会不会买单还有待市场考验。“万豪万枫”的概念也进一步印证了洋品牌名称的重要性,过去与希尔顿欢朋的交手失败名称也有很大的原因,这点应该不用怀疑。但市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下的市场背景对于酒店投资来说整体是比较疲软,地产影响较大,依靠房地产发展的国际品牌会受到冲击。
其次,目前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同一阵营的竞争不下于十个品牌,就拿典型的国际三巨头来说,万豪有了万枫,还有最近新发布的几个新品牌。希尔顿如今有欢朋、惠庭、花园三个品牌,洲际有智选假日,逸衡等品牌,这些品牌都已经在国内耕耘数年甚至十数年。加上雅高旗下的美居,凯悦系,以及模式更加宽松的温德姆系列,内卷程度很高。
目前的酒店投资逐步进入存量之争,投资酒店赚钱是第一要素。这也给了中高端酒店品牌一些机会,如何用更小的代价换取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品牌,是当下酒店投资人的诉求。新标准的建立,是需要各大品牌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针对性研发产品。当下品牌不是名称在前,而是产品运营为先,看内核不是看外貌。谁的品牌能挣到钱,谁就能获得市场认可。
帝国荣耀的光环效应
万豪国际的起源历史要早于洲际酒店和希尔顿酒店,可以追溯到1927年,还有五年就是万豪的第一个百年历史。万豪国际创始人威拉德·玛里奥特从一个啤酒馆起步,后来逐步开始在连锁餐饮店发展。1957年开业了他的第一家万豪酒店,一开始就定位于豪华市场,并以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并依靠出色的服务享誉高端酒店业。
和其他集团类似,万豪也是依靠自身发展和并购从而做大规模。依靠自身,万豪在80年代初就开业了百家酒店,之后不断推出新的品牌,其中在1984年推出的以公司创办者的名字命名的J.W.万豪(J.W.Marriott)酒店在美国华盛顿市开业。J.W.万豪酒店品牌是在万豪酒店标准的基础上升级后的超豪华酒店品牌,在国内市场有多有建树。
万豪最为耀眼的举动是在90年代先后收购了万丽酒店公司、和丽嘉酒店(Ritz-Carlton),丽嘉实际就是享誉国内丽思卡尔顿酒店。万豪国际的主席比尔·马里奥特(BillMarriott)邀请施拉格合作,联合推出生活时尚奢华品牌艾迪逊酒店,艾迪逊目前虽然在全球不多,但却成为全球高端旅居群体的挚爱,尤其是国内高净值客群的喜爱。艾迪逊品牌也在国内三亚和上海拥有它的位置。
万豪国际最为世人知晓的是他在2015年以122亿美金收购喜达屋酒店集团,而这个拥有喜来登、W等众多知名品牌的集团,本身因为并购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中国财团的青睐,当年网传不止一家中国公司想竞价买下喜达屋,只是后来被万豪抱入怀中,万豪国际也依靠这笔交易一直稳坐全球最大和市值最高的酒店集团,目前万豪旗下拥有的品牌超过30个,酒店超过8000家。
可以思考“纵向”发展思维
相比如中国其他酒店集团,万豪在中国整体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高端及奢华酒店市场。而对于中档酒店来说,万枫入华六年如今仅开业30家酒店,结果与理想相差甚远。面对如今汹涌的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酒店发展,万豪的中档品牌如何发展,如何改变,如何后来居上,不再是改个名称加个前缀就能改变的。
一个品牌的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来的综合因素,仅非依靠人的意志而能转移。万枫品牌依靠万豪中国的优秀基因和庞大客群消费基础,没有规模也无妨,扎实做好口碑与运营,也能获取关注。而万枫改名“万豪万枫”不见得是一个明智之举!
“横向”的野蛮增长时代已过,“纵向”的精耕细作将是未来酒店品牌成长之道!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