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就边境旅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鼓励边境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边境旅游目的地,明确边境旅游团队可以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并删除了边境旅游审批、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等前置条件。
同时,明确边境地区的范围按照我国与毗邻国家签署的边界或者边境口岸管理制度协定执行。
近日,一些外媒也对该草案做出了一些解读,CNN认为,中国政府旨在促进其边境地区的旅游业,并让一些外国人更容易进入中国,“根据新的政策草案,外国游客将被允许参观中国的边境旅游景点——但只能作为旅游团的一部分。该政策没有具体说明入境者是否仍需遵守中国对入境旅客的隔离要求,包括一周的酒店隔离和3天的居家观察。”
Japan Today则质疑称“按照该草案,中国边境地区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可以‘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但没有具体说明地点和日期。”
这家日本媒体还指出,近几个月来,中国防疫规定逐渐放宽,从恢复更多中国与一些国家的直航到允许持有效居留许可的外国学生入境。对外国入境者的隔离也有所减少。
边境旅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但业内对此反应平平。
当下,中国陆地边界线与俄罗斯、蒙古、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去年开始,受周边国家电诈案件频发影响,国内多地发布前往或滞留缅甸等九个国家的紧急通告,明确要求非必要不得前往缅甸等国。
动态清零政策下,每当出入境放宽口子的风声吹起时,往往是以“增加更多直航”结束。
在推出边境旅游管理办法草案的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9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应约同越南总理范明政通电话。
李克强表示我们愿同越方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拓展经贸合作,确保边境口岸通关畅通,扩大进口适销对路的越南优质农产品,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欢迎越南留学生“愿返尽返”,增加两国直航航班。
但2020年疫情后,众多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期待人员流通能更加便利。
周二,中国瑞典商会发布了一份对其成员的调查报告,发现许多成员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感到悲观。这个瑞典组织的成员对严格的疫情控制感到担忧,包括对来自海外的游客通常实行11个晚上的隔离,以及对国际旅行的其他限制。
报告显示,疫情前,中国每月允许600万至700万国际旅客入境。但在7月份,有数据可查的最近一个月,只有14.6万人入境中国——比去年同期几乎为零的数字有所上升,但与今年7月飞往新加坡的300万人次相比,仍是很小的数字。
欧盟商会在报告中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重振外国投资。这些措施包括让欧洲航空公司更容易飞往中国等。
欧盟驻华商会也观察到了外国人离开中国的趋势。
根据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到2020年间,在中国生活的德国人数量下降了22%。欧盟商会估计,疫情发生后,在华定居之欧洲人数量再次减半。
近期,在探索开放外国人入境这件事上,香港走在了前面,在“3+4”、逆向隔离等措施推出后,香港防疫政策“松绑”再度成为焦点。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