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2022年“十一”,一些坚持许久的旅游从业者开始动了“离开”的念头。
他们的离开,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旅游业的损失。而在这三年中,旅游业的人才流失成为了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痛。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所谓的天价民宿,
其实民宿从业者一肚子苦水
曹强,从事民宿业近十年,目前运营四家民宿。带着对于民宿的热爱与理解,他准备与民宿业告别。
今年“十一”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北京民宿的价格可以去趟马尔代夫”了。但是,媒体只看到了“十一”部分地区民宿的一面。
©来源 摄图网
实际上这两年的民宿特别不好做。
疫情第一年的时候(2020年)有两个月时间有个小爆发,客户还稍微多一点点,但是从有疫情以来,如果按全年来算,其实经营状况都不是特别好。不好的因素主要是这几方面:
首先,是受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其次,咱们北京做民宿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发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了,有一些只是把农家院稍微整一整就说是民宿了,感觉没有我们当时做得用心;
第三个因素就是客户的选择也多了,随着最近两年帐篷的流行、房车的流行,稀释掉一部分民宿的客户。
所以,现在经营民宿的收入,要比以前低很多。
一个是价格低了许多,差不多要低20%;另一就是时间上临时突发,以前节假日预订民宿基本都需要提前至少半个月一个月,现在有些提前三天都能预订上,一年就节假日周末有客户,竞争格外激烈。
再加上北方季节性明显,没疫情时,一年普遍卖70-80夜间,有疫情,很多民宿一年就卖个五六十间夜。
人群也稍有不同。以前来玩民宿的,主要是家庭聚会,或高端人士放松下,现在好些都是普通家庭的一个聚会的地方,价格要不上去。
价格和入住率都在不断下降,回本越来越难,而运营的人工成本,物价成本、维修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运营的时候要经常和家里人分离,也造成很多生活上的困扰。
现在找管家也不像过去那么好找。过去的管家很多都50岁左右,一个月在家门口挣两三千块钱,他们感觉挺满意。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批管家不想再做了,而年轻人觉得一个月挣三四千太少了,不愿意干。
我知道今年很多民宿业的人都不干了。今年5月份,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一位大姐,她做民宿很早,在行业里算是不错的,现在已经不干民宿了。
我现在还在坚持,是因为今年我的营销方式有所转变,收益相对还不错。
这个转变就是抖音带来的客户群体不少,推广效果不错。我们7月底在抖音上做了6小时的直播推广,结果把8月份 80%的房子都卖出去了,包含平日也卖出去20来天时间。但像传统的推广手段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直接。
即使这样,我感觉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民宿有个核心的一个问题,我要到村里的民宿中进行管理,无法陪伴家人也不是办法,毕竟我也要照顾我的家人。
资深旅游业者“胶卷”:
过往不究,未来不惧
资深旅游业者“胶卷”,从事旅游行业30余年,在大型国企担任中层管理岗位多年,于2022年10月内退。
我从1987年大学毕业就到了国企,一直做到现在。从导游干起,做过入境游、出境游,在我退休的时候,我是出境中心的副总。
公司55岁就可以申请内退了,我今年就选择了内退。一方面是健康原因,另一方面是尽管我做了好多年旅游了,但是很多东西跟不上了,因为现在更新迭代太快了,再加上疫情的原因,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所以我选择了内退。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没有遗憾,几十年旅游业做下来倒是有一种成就感。我一直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成长,经历了我们旅游业的高速成长期,未来我会一直关注旅游的发展,和公司的联系也一直在。
我想可能是三四十岁的旅游人他们会比较难,有了一些经验再去转行,应该会比较不舍。
虽然有人认为,疫情使得旅游业人才遭到重创,但我个人觉得,某一天旅游全开放了,这些人还会回来的。现阶段,旅游收入低,对个人来说总归要有个收入,暂时去改个行也是无奈之举。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做惯旅游的,尤其做惯10年以上旅游的要改行很难,因为做旅游其实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这种开心的工作状态或许是其他职业所不能给予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旅游一旦开放了,这些人会回来。
就以领队、导游为例,等团队游恢复了,所有旅行社都需要他们,都需要好的领队、导游。一个好的领队是很优秀的,往往带出去的是20个游客,带回来的很可能是20个团。旅行社的口碑很重要。
好的导游也是这样。你想一些好的导游,一些英语的、法语的、西班牙语的以及其他小语种的导游,对于旅游的恢复是多么重要,他们是旅游业的宝贝。再加上他对于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很熟悉,入境游恢复了,请他们回来是大概率的。
而那些回不来的人,他们或许本来就应该走,这话可能听起来有点残酷,但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真实的想法。说明他们不适合旅游这个行业,也可能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发展领域。
除了人才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我们国企也一直关注”如何练好内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疫情带来的,是我们一直需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往深里走,要往精品走,要把旅游和文化更深度融合,升级成更高的一个产品组合。
过去旅游火热的时候,大家没有时间、精力去想如何整合、完善和升级自由行的产品,现在疫情是给了大家时间去思考,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样去升级。我们的旅游经历了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已经来到了从速度升级到质量升级的门槛了。其中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升级是这个大升级的关键部分。
“公民旅游”包括国内游和出境游,有能力自己去旅游的人群,一直很难成为旅行社的“常”客户,他们过去不是、将来也未必是。旅游社的产品结构如何能够升级,吸引这部分自由行的客人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做对了做好了,未来潜力巨大。
之前我们有一个话题叫“碎片化产品”,碎片化产品是很难做的,每样东西你都可以在网上订,定个导游,定一餐饭,定酒店,但是这个成本很高的。我们曾经尝试做到一些很“碎片化”产品和销售,碎片到一辆车一个导游一个门票一束鲜花,但成本很高,没有大批量的销售规模形成不了产品业态。
所有产品就是为了解决客户的痛处,你的产品虽然能够解决客户的痛处,但是商家自己也痛了,这就不能称为“产品”了。
所以,机加酒、自由行将来怎么样服务我们旅行社的“常”客人,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停下来,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要思考。
疫情危中有机,就是这个意思。
年轻人要多思考,我虽然退下来了,但希望你们可以做得更好。要让旅游和文化结合,旅游和数字化结合,旅游和其他产业结合,把旅游升级成为一个多模块磨合的整合体。
写在最后
疫情三年,旅游业可以说行至低谷。2022年的国庆节假期是过去十年旅游出游/接待人数最低的一年,旅游行业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峻。
有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旅游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从业人员流失率高达每年35%。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希望大家坚定信心,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同时,我们也相信,待旅游行业真正恢复的时候,那些热爱旅游的人们,还会再回来。